“老外”新体验:在华支付更便捷 选择更多样

2024-05-23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23日电(郭宇佳)从批量开通外卡POS服务,到一张“Shanghai Pass”卡为入境人士打通交通出行、文旅场馆、商超购物等各类消费场景的支付服务;从推出“外卡内绑”、跨境条码“外包内用”业务,到开辟小面额现金和零钱包兑换服务绿色通道……近一段时间,中国人民银行与各方协调联动,推动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等综合施策、共同发力,多措并举优化支付服务,实抓实干打通支付堵点,让外籍来华人员群体体验到支付便利与服务改善。


视频-点击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3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指出,提升支付服务水平、打通支付堵点,推动支付为民,实现国内国际无缝对接,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

  5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多次会议,推进优化支付服务。会议要求立足当前、面向长远,聚焦银行卡受理、现金支付、外币兑换、移动支付、账户服务、宣传推广等重点任务,推动构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支付环境。

  目前此项工作取得明显阶段性进展。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4年4月,POS机外卡交易笔数和金额较2月均翻番;超过200万入境人士使用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较2月增长均超80%。移动支付方面,4月有90万入境人员使用“外卡内绑”、113万人使用“外包内用”,共发生交易1905万笔、金额27亿元,较3月环比增长10%、11%。

       外国游客一家畅游成都,支付便利不“见外”。

  据《经济参考报》消息,截至5月13日,北京、广州、深圳、大连、成都等20余个省市已出台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谈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出席会议时说,优化支付服务工作的重点已从17个重点城市扩展至全国,除了要继续保持前期的工作力度外,更关键的是要构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境外卡POS机覆盖率提升 支付体验更“丝滑”

  在全国各个景点,随着中国的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能见到越来越多外籍来华游客的身影。他们一边欣赏着锦绣山川,一边体验着多元化支付方式带来的便利。

  为进一步优化外籍游客支付体验,各地致力于提高支持境外卡POS机的覆盖率。在北京,VISA卡、万事达卡等主要境外卡有效商户覆盖率超过80%;在江苏,超80%的重点商户可受理境外银行卡;在广州,重点区域境外银行卡受理覆盖率升至90%……全国重点城市重点商户外卡受理覆盖率持续提升。

 助力打通支付堵点 加速推动多场景可应用

  在落地场景服务方面,各机构积极打通外籍来华人员支付堵点,多方式可选择、多场景可应用、多币种可兑换的支付环境正在加快形成。

  随着天气转暖,中俄界江黑龙江黑河段将迎来流冰期,中国黑河至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口岸的春季气垫船客运再次开通。气垫船是中俄界江流冰期期间速度快、乘坐频次高的交通运输工具,以往乘船跨境的游客只能在人工窗口以现金方式购票,旅游高峰期易出现排队长龙的情况。对此,银联商务量身定制,快速上线了黑河跨境口岸全场景支付服务解决方案,通过在黑河港务局乘船购票处加急布设可支持UnionPay、VISA、Mastercard、JCB等各类境外银行卡支付的智能POS终端,新增布放自助售票机,定制化开发“黑河港票务系统”小程序,全方位便利游客支付购票出行体验,也提升了港务局对港口运行的数字化管理能力。

  “麦当劳”是中信集团旗下国际知名的餐饮连锁品牌。近期,中信银行与中国银联合作,为麦当劳全国6054家门店批量开通外卡POS服务。目前,中信银行1200余家网点开通了外币兑换服务,全部3600余台ATM机具开通了外卡取现服务,7000余台POS开通了外卡受理服务,完成了中国人民银行部署的短期工作目标。

  移动支付多样化 安全便利双保障

  “今天,几乎人人都在使用智能手机,此次到中国,我发现通过移动支付软件,可以轻松完成各类消费,不必再像我的父辈那样带着现金去远行。移动支付让我的旅行变得更安全、更便利。”新西兰前国会议长大卫·卡特近期以游客身份来中国旅游时表示。

  移动支付为来华的外籍游客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仅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外籍游客就可以轻松地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等多个平台完成支付。这些支付方式,不仅简化了支付流程,也减少了外籍游客携带现金所带来的风险。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