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汇集生物学、基因组学、工程学和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学科,被认为是继“发现DNA双螺旋”和“人类基因组测序”后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5月28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走进位于江苏常州国家高新区的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探索合成生物推动常州产业发展的秘密。
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由常州高新区依托南师大合成生物研究院于2023年10月10日启动建设,在园区展馆,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林军向记者们展示了添加有利用生物合成技术生成的不饱和脂肪酸的饲料级藻料。
不饱和脂肪酸产品应用。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齐鑫
“DHA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人体难以自我合成但又是人体所必需的,之前都是从深海鱼油里提取,价格高昂。现在使用葡萄糖为原料,经过七步生物合成法,得到高纯度的不饱和脂肪酸。”林军说道,将该藻料添加进奶牛的饲料,产出的牛奶DHA含量比普通牛奶高,更有利于婴幼儿的吸收。
林军告诉记者,目前该项目已经获得数千万元的投资,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而生产该产品的公司正是由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孵化的。
类似的项目在园区还有不少。据林军介绍,开园以来,新签约落户的合成生物项目有南京脂禾、深圳赛桥等9个,共对接科技人才及产业化项目100余个,有效在谈项目30余个。南师大之所以选择常州,既是基于此前双方在教育、产学研合作等领域的良好合作,更是因为看中了常州发达的制造业优势和优越的营商环境。
而园区所在的常州高新区已是常州市合成生物产业主要承载地和集聚区,目前全常州市共有合成生物企业72家。
下阶段,常州将抢抓高质量发展机遇,以建设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为核心,依托南师大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创新平台,瞄准生物发酵与药物合成、未来合成食品与农业、医疗美容合成生物三大产业方向,坚持生物医药和生物制造双向发力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合成生物“政、产、学、研、金、服、用”经济发展新模式,助力常州乃至长三角产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生物制造转型,打造国内知名、长三角一流的“合成生物港”。
上游新闻记者 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