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制延长成趋势,专业硕士培养如何提质

2024-08-28   | 来源:新华通讯网


  四川美术学院手工艺术系漆器教室,硕士生导师陈静(右)在指导学生毕业创作。孙凯芳 摄/光明图片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在吉林省四平市“科技小院”整理采集到的玉米样品。新华社发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制延长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告诉记者。

  之所以形成这个结论,别敦荣表示,是由于近几年密集的高校学制调整。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发布公告,将2025级部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由2年调整为3年,近期先后公布延长学制的高校还有西安外国语大学、沈阳理工大学等。

  早在2023年8月,一批学校将部分或全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调整为3年的消息就曾登上网络热搜。近年来,研究生学制延长涉及的学校、专业数量之多,格外引人注目。

  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何延长学制?学制延长怎样带来“学质”的进一步提升?

  1.学制延长受内外多种因素影响

  “多学一年,感觉时间更宽裕。我读研时学制两年,马不停蹄上课、实践、写论文、找工作,整日里忙忙叨叨的,感觉知识学得不扎实。”

  “学制延长,培养方案怎么变?这才是重点。不会只是延长写论文的时间吧。”

  …………

  从网友的评论中不难看出,对于研究生学制延长,大家有赞同也有疑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专硕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情况看,多数专家认为延长学制有必要。

  河北经贸大学应用统计专业相关负责人从本专业的角度阐述了原因:“首先,两年制硕士培养周期难以全面覆盖必要的知识体系和实用技能,尤其是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新兴领域,延长学制能够使学生在理论基础与实用技术方面学得更扎实。其次,延长学制可以增加科学研究和项目实践的比重,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课题研究,或者参与多样化的实习项目。”

  “学制延长体现出专硕研究生教育正从过渡性教育阶段向独立教育阶段变化。”别敦荣总结。

  “从现实看,专硕很容易被当成学硕的‘压缩版’。在一些考生心中,专硕是学硕的‘备胎’,而非不同的成才路径。社会也存在专硕学制短,是‘速成硕士’的看法。学制延长,让专硕和学硕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

  回望历史,在我国40多年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中,学制改革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总体呈现出“长—短—长”的发展特点。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但在“弹性学制”政策推出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带头实行硕士研究生2年制培养模式,硕士研究生学制一度形成缩短之势。然而仅仅几年后,国内高校又纷纷将学硕改回3年制。

  “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这一探索,初衷是‘与国际接轨’,希望达到早出人才、增强本硕博延续性的目的。但是在实践中发现,三年作为一个培养周期更完整,所以很多学校改回了三年制。”别敦荣介绍,从历史经验看,学制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动态过程。

  “学制延长,牵一发而动全身,切忌盲目跟风。如果相应的配套没跟上,多出来的时间仅仅让学生去实习或者撰写毕业论文,学生就会质疑延长学制的必要性,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顾建民指出,从国外经验看,欧美国家的硕士教育有一年制、一年半制、两年制、三年制等,种类多样。“学制是否延长要从专业定位出发,从专硕研究生教育改革目标出发,不能一概而论。”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